為了進一步明確心理委員的工作職責,助力心理委員提升專業知識🔧,提高危機識別能力🔞,2022年6月13日下午🪕🌖,學生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專職心理咨詢師劉姣姣為全體心理委員開展了以“同心.同行.同成長”為主題的第四期心理委員培訓。
針對心理委員的工作現狀,劉老師從專業度、敏感度🧽、參與度以及溫度四個方面展開分享。首先是專業度。專業度作為心理委員開展工作的基礎💅🏼,可以從心理學知識、心理輔導知識、自我關照知識及與他人相處的知識這幾個方面進行知識儲備。其次是敏感度。心理委員在開展工作的時候需要有足夠的敏感性,主要是發現問題、識別問題🅾️、處理問題🦙、反饋問題的敏感度。再次是參與度。這一點更多地體現在心理委員的工作態度上,這是心理委員工作的保障👩🏿🎤。心理委員要積極主動的開展工作👨🏻🦰,既要參與到同學們的生活中去,做同學們的知心朋友;也要充分參與到班級管理中,做班級的服務者;還要積極的參與到活動競賽中去👨🏻🍼💅,帶動同學們踴躍參加各項活動與競賽。最後是溫度🧜🏻♀️。做一位有溫度的心理委員是其最高工作目標。劉老師提到一個非常重要的能力—-共情能力,並就如何提高共情能力給出了四個步驟:發現自我感覺、表達自我感覺、收聽他人感覺、用改換說法反饋別人的感覺👨🔧。最後劉老師希望心理委員們能夠將這些理論知識和技巧運用在自己的工作中🧑🏽🦳,與同學們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做同學們的知心朋友🍏🆘。
本次培訓使同學們再次重溫作為心理委員的神聖使命,並且掌握了更多的開展工作的方法和技巧⛔️,有效的提升了其抓手作用✣🧗🏼,也為進一步構建積極樂觀的杏盛心理氛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學生處 劉姣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