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深刻闡述了開展主題教育的重大意義、目標要求和重點措施,明確指出,守初心,就是要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以堅定的理想信念堅守初心,牢記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時刻不忘我們黨來自人民、根植人民,永遠不能脫離群眾、輕視群眾、漠視群眾疾苦。擔使命,就是要牢記我們黨肩負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勇於擔當負責,積極主動作為,保持鬥爭精神,敢於直面風險挑戰,以堅忍不拔的意誌和無私無畏的勇氣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艱難險阻。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加強新時代黨的建設、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指明了總體方向。
撫今追昔,回顧中國共產黨近百年初心不改、矢誌不渝的奮鬥歷程,黨從成立之日起,就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義無反顧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譜寫了氣吞山河的壯麗史詩,迎來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在革命、建設、改革的過程中,黨的教育方針經歷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長期探索,充分彰顯了黨關於教育事業的初心與使命,在不同歷史時期發揮了極其重要的導向作用。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教育事業取得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教育普及水平進入世界中上收入國家行列,人力資源深度開發與知識智力貢獻,為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顯著提升提供了強有力支撐,這是全黨全社會堅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齊心協力不懈奮鬥的輝煌成果。
一、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和社會主義建設初期,對教育方針進行積極探索和實踐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建立的江西中央蘇區曾在1934年長征前確定了蘇維埃文化教育總方針。毛澤東同誌指出:“蘇維埃文化教育的總方針在什麽地方呢?在於以共產主義的精神來教育廣大的勞苦民眾,在於使文化教育為革命戰爭與階級鬥爭服務,在於使教育與勞動聯系起來,在於使廣大中國民眾都成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
毛澤東同誌在1940年《新民主主義論》中鮮明闡述了中華民族新文化及新教育的構想,“這種新民主主義的文化是大眾的,因而即是民主的。它應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農勞苦民眾服務,並逐漸成為他們的文化。要把教育革命幹部的知識和教育革命大眾的知識在程度上互相區別又互相聯結起來,把提高和普及互相區別又互相聯結起來。……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就是人民大眾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義的文化,就是中華民族的新文化”。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前夕,毛澤東同誌在黨的七大上所作報告《論聯合政府》中進一步提出,“從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中掃除文盲,是新中國的一項重要工作。一切奴化的、封建主義的和法西斯主義的文化和教育,應當采取適當的堅決的步驟,加以掃除。……中國國民文化和國民教育的宗旨,應當是新民主主義的;就是說,中國應當建立自己的民族的、科學的、人民大眾的新文化和新教育”,展示了中國共產黨為建立新民主主義國家所設計的文化和教育製度框架。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剛剛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的毛澤東發布公告,宣布中央人民政府“接受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為本政府的施政方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確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文化教育為新民主主義的,即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教育”的基本方針。在中國共產黨從革命轉向建設的初期,首先堅決摧毀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教育製度,迅速完成了對舊中國教育製度的“堅決改造”。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1951年頒布《關於改革學製的決定》,重點向工農大眾敞開教育普及大門,努力保障廣大人民群眾受教育的基本權利。
1956年,黨的八大宣告完成了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以毛澤東同誌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1957年提出,“我們的教育方針,應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這標誌著新民主主義教育方針轉變成為社會主義教育方針,新中國開始建立社會主義教育製度的新征程。1958年,毛澤東同誌認為,“教育必須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必須同生產勞動相結合。勞動人民要知識化,知識分子要勞動化”。同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黨的教育工作方針,是教育為無產階級的政治服務,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教育的目的,是培養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這是黨在社會主義建設初期對教育方針的積極探索。
二、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在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進程中不斷完善黨和國家教育方針,推動教育改革開放邁上一個個新臺階
進入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以鄧小平同誌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進程中,對新時期教育方針進行了初步定位。1981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幹歷史問題的決議》提出:“要加強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共產主義道德教育人民和青年,堅持德智體全面發展、又紅又專、知識分子與工人農民相結合、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相結合的教育方針。”基於黨的教育方針,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四十六條對國家教育方針首次作出法律規定:“國家培養青年、少年、兒童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
1983年鄧小平同誌極具遠見地指出:“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1985年《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製改革的決定》提出:“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社會主義建設必須依靠教育。”198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規定:“義務教育必須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努力提高教育質量,使兒童、少年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為提高全民族的素質,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人才奠定基礎。”
以江澤民同誌、胡錦濤同誌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中,不斷完善黨和國家教育方針,推動教育改革開放邁上一個個新的臺階,為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1990年,黨的十三屆七中全會在關於“八五”計劃的建議中提出,“繼續貫徹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服務,必須同生產勞動相結合,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方針,進一步端正辦學指導思想,把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全面提高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思想政治水平和業務素質”。
中共中央、國務院1993年發布的《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重申,“各級各類學校要認真貫徹‘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方針”。199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五條規定:“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這是以教育基本法形式確定的國家教育方針。
199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指出,“實施素質教育,就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2002年,黨的十六大報告提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是關於黨的教育方針的全面闡述,為201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的修訂提供了重要依據。
三、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創造性地豐富了黨的教育方針內涵,集中體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黨的教育方針範疇的最新成果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全黨全國人民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在統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中,更加高度重視教育事業,圍繞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上相繼作出重要部署,對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教辦學、加強教育系統黨的建設、促使教育更好服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大局,提出了一系列更為具體的要求。
黨的十九大確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明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任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分兩步走,在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相應地,對從2020年到2035年,再到本世紀中葉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作出了新的重大戰略部署。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非常豐富,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思想性、針對性、指導性,特別是2018年全國第三十四個教師節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在黨中央召開的全國教育大會上作了重要講話,對全黨全社會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教育部署進行了政治動員,強調“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必須始終堅持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高屋建瓴地闡釋了與中國共產黨的教育方針有關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觀點。
在培養目標上,“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培養什麽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我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這就決定了我們的教育必須把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根本任務,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製度、立誌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鬥終身的有用人才。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務,也是教育現代化的方向目標。
在服務面向上,中國共產黨在革命、建設、改革的不同時期,都對教育服務的總體方向提出明確要求,面對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偉大征程,習近平總書記明確要求,堅持把服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為教育的重要使命,堅持教育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在培養途徑上,教育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是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理論的基本教育原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貫穿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各領域,要求弘揚勞動精神,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道理,長大後能夠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
在基本要求上,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積極有所作為,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的重要創新。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拓展了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關鍵領域和重點環節,明確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開發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為工作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並要求努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立足基本國情,遵循教育規律,創造性地豐富了黨的教育方針內涵,集中體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黨的教育方針範疇的最新成果,既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相關教育理念的一脈相承,又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條件下實現教育理論、製度、實踐層面的與時俱進,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及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2018—2022年)》提供了重要依據,更已成為新時代我國教育改革發展的根本遵循。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使命呼喚擔當,使命引領未來”。今天,我們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重溫黨的教育方針的初心與使命,倍感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更加深切體會到,黨的教育方針的初心與使命,始終系於民生福祉、社會安定、民族昌盛、國家富強的千秋基業。
新時代新形勢,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對教育和學習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們一定要堅定不移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準確理解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全國教育大會的新部署新要求,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不斷使教育同黨和國家事業發展要求相適應、同人民群眾期待相契合、同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相匹配,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更為堅實的基礎。
(作者: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秘書長、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