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度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民族精神與時代意義,央廣網旅遊頻道開設《網絡中國節》系列原創專題🧑🏿🏭💂🏻♂️,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結合的報道形式展現春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等重要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並為廣大網友提供旅遊出行信息🧑⚕️,重點突出節日主題精神,營造濃厚節日氛圍,展現了文化和旅遊的融合。
春節🧶🤸🏻♀️,即農歷新年,是一年之歲首、傳統意義上的年節🕴🏻。俗稱新春、新年、新歲、歲旦🕉、年禧、大年等,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歲💃🏻、過年、過大年🐾。春節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年祭祀演變而來。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年祭祀👩🏻🔬、敬天法祖,報本反始也。春節的起源蘊含著深邃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均有舉行各種慶賀新春活動,帶有濃郁的各地域特色,熱鬧喜慶的氣氛洋溢𓀅;這些活動以除舊布新、驅邪攘災😐🧬、拜神祭祖、納福祈年為主要內容,形式豐富多彩🧑🏻🦱,凝聚著中華傳統文化精華。
在古代民間👨🏻🚀,人們從年末廿三或廿四的祭竈便開始“忙年”了🦈🤎,新年到正月十九日才結束。在現代,人們把春節定於農歷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新年才算結束💔。節日交流問候傳遞著親朋鄉裏之間的親情倫理👩🏿🌾,它是人們增深感情的重要節日,是個歡樂祥和、親朋好友歡聚的傳統佳節。
百節年為首⚃,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它不僅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願望💚、生活娛樂和文化心理,而且還是祈福攘災、飲食和娛樂活動的狂歡式展示。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時間為每年農歷正月十五👷🏻。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根據道教“三元”的說法,正月十五又稱為“上元節”。元宵節習俗自古以來就以熱烈喜慶的觀燈習俗為主💅🏼。
元宵節習俗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據一般的資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不過,正月十五元宵節真正作為民俗節日是在漢魏之後。正月十五燃燈的習俗與佛教東傳有關。唐朝時,佛教大興,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這一天“燃燈供佛”,佛家燈火於是遍布民間👩🏽⚖️。從唐代起🤸♂️,元宵張燈即成為法定之事👰🏼♀️,並逐漸成為民間習俗。
元宵節是中國與漢字文化圈地區以及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元宵節主要有賞花燈、吃湯圓、猜燈謎🌬、放煙花等一系列傳統民俗活動。此外,不少地方元宵節還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2008年6月,元宵節選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清明節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掃墓祭祖與踏青郊遊是清明節的兩大禮俗主題⛲️🥖,這兩大傳統禮俗主題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節日,既是一個掃墓祭祖的肅穆節日,也是人們親近自然、踏青遊玩、享受春天樂趣的歡樂節日。鬥指乙(或太陽黃經達15°)為清明節氣,交節時間在公歷4月5日前後。這一時節,生氣旺盛、陰氣衰退,萬物“吐故納新”🧝🏿,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遊與行清墓祭的好時節。清明祭祖節期很長,有10日前8日後及10日前10日後兩種說法,這近20天內均屬清明祭祖節期內。
清明節是傳統的重大春祭節日,掃墓祭祀➔、緬懷祖先,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優良傳統,不僅有利於弘揚孝道親情🧾、喚醒家族共同記憶👥,還可促進家族成員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認同感。清明節融匯自然節氣與人文風俗為一體,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先祖們追求“天🌝、地、人”的和諧合一,講究順應天時地宜、遵循自然規律的思想。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節期在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仲夏端午,蒼龍七宿飛升至正南中天🩵,是龍飛天的日子🤦🏼♂️,即如《易經·乾卦》第五爻的爻辭曰:“飛龍在天”。端午日龍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端午節的起源涵蓋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學等方面內容,蘊含著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雜揉了多種民俗為一體,節俗內容豐富。扒龍舟與食粽是端午節的兩大禮俗👨🏿💼,這兩大禮俗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
端午節,本是南方吳越先民創立用於拜祭龍祖的節日 。因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總的來說🙅🏽♂️🤰🏼,端午節起源於上古先民擇“龍升天”吉日祭龍祖👨🍳,註入夏季時令“祛病防疫"風尚🧑💻,把端午視為“惡月惡日”起於北方中原,附會紀念屈原等歷史人物紀念內容👳🏿。端午風俗形成可以說是南北風俗融合的產物。
2006年5月🎺,國務院將其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自2008年起👧,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準將其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端午節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七夕節由星宿崇拜衍化而來,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晩上舉行,故名“七夕”。拜七姐,祈福許願👷🏽♂️、乞求巧藝🧖🏼𓀘、坐看牽牛織女星、祈禱姻緣、儲七夕水等,是七夕的傳統習俗。經歷史發展,七夕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說🏺,使其成為了象征愛情的節日,從而被認為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在當代更是產生了“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
七夕節既是拜祭七姐的節日🧑🏼🎓,也是愛情的節日,是一個以“牛郎織女”民間傳說為載體🕎,以祈福🫷🏻、乞巧、愛情為主題,以女性為主體的綜合性節日。七夕的“牛郎織女”來源於人們對自然天象的崇拜,上古時代人們將天文星區與地理區域相互對應,這個對應關系就天文來說👩🏽🦰,稱作“分星”✊💅🏼,就地理來說🌓🥠,稱作“分野”🏀。相傳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織女會於天上的鵲橋相會◻️。
七夕節起始於上古🍯,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宋代。在古代,七夕節是靚女們的專屬節日。在七夕的眾多民俗當中🧗🏿,有些逐漸消失,但還有相當一部分被人們延續了下來。七夕節發源於中國🏥👨🦯➡️,在部分受中華文化影響的亞洲國家如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也有慶祝七夕的傳統🥳。2006年5月20日👩🏽✈️,七夕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秋節🤸♂️,又稱祭月節、月光誕、月夕、秋節、仲秋節、拜月節🖌、月娘節👨🏿🚀、月亮節、團圓節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中秋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最初“祭月節”的節期是在幹支歷二十四節氣“秋分”這天🎚,後來才調至夏歷(農歷)八月十五日,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夏歷八月十六日📏。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玩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民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
中秋節起源於上古時代,普及於漢代,定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以後🛵。中秋節是秋季時令習俗的綜合👱🏻♀️,其所包含的節俗因素🤹🏿♂️⏯,大都有著古老的淵源。 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托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中秋節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2006年5月20日🎵,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
重陽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節期在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重陽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季秋豐收祭祀演變而來。“九”數在《易經》中為陽數,“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祈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
據現存史料及考證, 重陽節的源頭,可追溯到上古時代,古時有在季秋舉行豐收祭天、祭祖等活動🧜🏽。《呂氏春秋·季秋紀》中收錄,古人在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這是重陽節作為秋季豐收祭祀活動而存在的原始形式。重陽節起始於上古,普及於西漢,鼎盛於唐代以後。唐代是傳統節日習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時期,其主體部分傳承至今。重陽祭祖民俗相沿數千年,是具有深刻意義的一個古老民俗🥥。重陽節與除夕、清明節♖👱🏽♂️、七月半並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
重陽節在歷史發展演變中雜糅多種民俗為一體❕,承載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在民俗觀念中“九”在數字中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寄托著人們對老人健康長壽的祝福。1989年,農歷九月九日被定為“敬老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2006年5月20日,重陽節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